很多考生在做可能性推理的時候總會遇到一些問題,比如在某一個選項上面不停的進行糾結,到底這個選項是否能夠削弱或者加強,比較了半天,結果發(fā)現(xiàn)答案告知是迷惑性選項,不須考慮。于是本來不迷惑的考生就開始迷惑了,那么接下來河北公務員考試網(wǎng)(m.xiangyangzhi.com)就其中的一個常見的迷惑性選項——訴諸權威,與大家分享一下。
何為訴諸權威呢?說的直白一點就是用權威來證明對錯。我們首先來看一道題。
例1.一般認為,一個人80歲和他在30歲相比,理解和記憶能力都顯著減退。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,80歲的老人和30歲的年輕人在玩麻將時所表現(xiàn)出的理解和記憶能力沒有明顯差別。因此,認為一個人到了80歲理解和記憶能力會顯著減退的看法是站不住腳的。
以下哪項如果為真,最能加強上述論證?
A.目前30歲的年輕人的理解和記憶能力,高于50年前的同齡人
B.上述調查的對象都是退休或在職的大學教師
C.上述調查由權威部門策劃和實施
D.科學研究證明,人的平均壽命可以達到120歲
【解析】不難發(fā)現(xiàn)這是一個加強型的題目,我們來看一下具體題干的論述,題干就是通過一個簡單的調查,得出一個具體的結論:一個人到了80歲理解和記憶能力會顯著減退的看法是站不住腳的。這句話比較長,成分比較多,我們簡化一下,應該就是一個人到了80歲理解和記憶能力不會顯著減退。那我們在加強的過程中要每個選項著重的來進行分析,大家來看一下這里面的C項,上述調查由權威部門策劃和實施。這個選項可不可以加強,能不能達到不減退的目的?有考生說可以,那為什么呢?因為這個調查是由權威部門來做的,所以應該就沒什么問題了。不過權威部門做的就一定是對的是嗎?舉個例子,多吃西紅柿能夠提高人的記憶力,這個是誰說的呢?是由諾貝爾生物學獎獲得者尼古拉斯老王說的,那這就一定能提高是嗎?這不一定吧,這東西能不能提高跟誰說的關系不大吧?你主要得證明他們倆確實有關連的,而這個關聯(lián)性不是通過你的身份進行佐證的。所以,這個選項并不能進行加強的。那我們來總結一下,什么是“訴諸權威”,下個定義就應該是:
用論證者自身或別人在某一領域的權威優(yōu)勢作為論據(jù)來論證某一個命題的真理性。論據(jù)與論題之間只具有心理上的相關性,并不具有邏輯上的相關性。
直白一點就是只利用某個人“大咖”的身份,于是認為這個命題是對的或者錯的,而是否有真正的聯(lián)系呢?也不一定有,只是心理上覺得可以。這就是訴諸權威。而我們平時經(jīng)常遇到的訴諸權威的形式多以“權威人士、專家學者、權威機構”等形式出現(xiàn),不過有時候也會有隱晦一點的表達,比如“某大型公司的負責人說”等等。
這個時候有的考生就覺得自己已經(jīng)明白了,已經(jīng)理解了,于是認為以后遇到這種“權威”就可以直接排除了,不過要是這么想的話那就太簡單了。
實際上并不是所有帶“權威”的選項都不能選。
為什么呢?比如,若有個題目的結論是:人是由非洲古猿進化而來的。而有個選項這么表達:生物學家詹姆斯用大量的數(shù)據(jù)和試驗證明了非洲古猿就是人類的祖先。大家會發(fā)現(xiàn)這個選項中具體談到了權威專家的得到結論的論證過程了,論證很充分,而且是存在著邏輯上的相關性的,那么這就是可以選擇的,而要是只想利用權威身份來論證,并沒有邏輯相關性,則是不可行的。
那我們回到開始的那道題當中,具體的結論:一個人到了80歲理解和記憶能力不會顯著減退。C項上述調查由權威部門策劃和實施,很明顯只是利用了權威身份而已,并沒有存在論證過程,沒有相應的邏輯相關性,這就是非常典型的訴諸權威了,不過要是改一下,把這個選項改成:上述調查由權威部門經(jīng)過大量的試驗與大量的調查所得出的,要是如此的話就證明這個論證實際是有邏輯相關性的,而不是心理上的認可了,就可以進行加強了。
河北公務員考試網(wǎng)提醒考生以后在遇到這種題目的時候還是要認真地進行分析的,看選項到底想要表達的是什么意思,最終辨析到底能不能進行削弱加強。
更多解題思路和解題技巧,可參看2018年公務員考試技巧手冊